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有关负责人日前做客《教育面对面》栏目,提醒中考生,报志愿时要合理拉开3种梯度。考生常常听说填报志愿要拉开梯度,但到底如何算拉开了梯度,这个梯度又指的是什么呢?考试院中招办负责人说,总结起来,梯度有3种。第1种是8个学校志愿之间要拉开梯度。这个梯度是指依据往年学校的分数线,从高到低排序。第二就是学校内专业之间要有梯度,如普通班、实验班和择校专业。
通常来讲,实验班录取分数最高,然后是普通班,最后是择校,所以,大伙填报志愿时,要依这个梯度顺序来填报。第三个梯度是同一个专业里面存在的梯度,即住宿专业和走读专业,同一个专业可以住宿,也可以走读,所以考生填报志愿时,假如期望住宿,就要把住宿专业也当成一个单独专业,在填报志愿当中体现出来。
譬如报一个学校的普通班,它有住宿,也有非住宿,就要将这个志愿的第一个专业报普通班(住宿),第二个专业报普通班(走读)。他建议考生将住宿专业填报在第一个专业,走读专业填报在第二个专业,由于一般来讲,住宿专业的分数要高于走读专业的分数。因为中考8个志愿是平行志愿,所以考生在填报时,1、第二个志愿可报比自己水平稍高中一年级些的学校,第三志愿和第四志愿报符合自己近况的,依据一模成绩确定的两个志愿,然后再依据实质状况,报几个低的志愿。如此,在中考中,不管正常发挥还是超水平发挥,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。北京各类高级中等学校分为示范高中、一般高中、中专、技校、职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。中专、技校、职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统称为职技类学校,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称为普高。从历年录取来看,通常情况下,分数最高的是示范高中,然后是一般高中,然后是五年制高职,最后是其他职技类学校。而细分来看,职技类学校当中也有不同,有的学校毕业分配最好,专业设置比较合理,录取分数也会相应较高,考生要依据实质状况来判断。